[王昌龄的爱国诗句]王昌龄的爱国诗

爱国诗 2020-09-30 网络整理 可可

【shici.jxxyjl.com--爱国诗】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一生曾两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秋,以所谓“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至江淮一带,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就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沉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此诗以“秦”、“汉”渲染兴起,切入题旨,然后用“飞将”、“胡马”和“阴山”,完成叙事的巧妙替代。在语气转换时,由“但使”到“不教”,做得天衣无缝,浑然天成,流畅纵情。诗人的情感内敛得只显示一个山脚,却给人无限的猜想。而其中最耐人寻味便是首句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关是边塞诗中最常出现的物象,明月代表幽思,关代表战事,这二者间所能发出的感慨几乎以被古往今来的诗人写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然而没有一首能像《出塞》这样,凝练,平实而又悠长;而这所有的风味都在这“秦”与“汉”之中。中国古代诗人擅长发亘古之幽思,这“秦时明月汉时关”也不外如是,但妙就妙在它起得突兀却耐人寻味;在无兴处生发出无限的思虑;明月在秦关在汉,而眼前的诗人在当世,言内言外的物象因时空的不同在一瞬间成为永恒。这就使其后的“万里长征人未还”,从一个征人,一队征人变成了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的征人;一个不还,一队不还,变成了千千万万的不还。这不由让人想起王昌龄的另一首《塞下曲》“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诗人对这样的兵士的悲剧怀著一种悲凉的感伤,而在感伤之外,又一激昂的声音高呼“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著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闻一多曾指出,王昌龄诗给人的印象是"点"的写法,而且"使人读起来产生颤动的感觉",这"可说是王昌龄的独创风格,功绩不可磨灭"。《出塞》中“秦”,“汉”这两“点”可谓将诗人的炼字之功尽现无余了。123
除此之外,王昌龄的边塞诗往往不拘泥于具体的战事,他所关注的往往是整个情景而非个别事件。所有的物象都非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就如“但使龙城飞将在”所指并不是特定的李广而是千千万万象李广一样的大将,这就是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具体到写作细节,在他的诗歌中既歌颂骁勇善战,最终却因不被重用愤而自杀的飞将军李广,也怀悼曾封狼居胥却英年早夭的标骠将军霍去病,但并不涉及他们之间复杂的纠葛,也表现出诗人的创作观主在整个边塞,整个历史,而不是单个的故事。王昌龄的诗歌是总是以高度概括的笔触,从单个的意向连缀出时空的画面。像《出塞》“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这首七绝从战马--沙场--军鼓--金刀依序写开去,直写到回鞘的刀锋血犹未干,已经不是一般的生动了,你可以从中感受到战场的阴寒、残酷和恐怖。这是对征杀之惨烈的直描。这种流泉滴水式的丽诗佳句读起来轻盈自然,几乎没有冷辞僻句,也几乎不用翻译注释,就是所用典故也是俗知常用类,今人凡认真读过初中者大都可读通看懂。读得懂,读起来受用。也有人评价王昌龄的诗作时,指出他的意向描写之间往往有跳跃感,不够连贯,这也许也是这种凝练的物象表达结构的一种欠缺吧。但是通观王昌龄的边塞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不难感觉到这也是诗人由生活出发,由诗绪引领,思潮喷涌的一种体现。诗人往往能够在意象深处找到一种情感深处的媒介,从而将物象以大胆跨越的方式编织在一起,浓密中又见空间,描绘是创作,而这种意象间的留白也不失为一种描绘。从微观来看,每个物象又有它独有的特征。战马时而嘶鸣(《变行路难》),时而跨鞍出征(《出塞》)。战刀时而染血(《出塞》),时而独向刀环泣(《从军行》)。而在这些物外还有一样,贯穿著几乎所有边关的景象,那就是声音;《变行路难》中的“向晚横吹悲”;《从军行》中的“四起愁边声”;《代扶风主人答》中的“禽兽悲不去”,“长鸣力已殚”;《箜篌引》中的“其时月黑猿啾啾”;《从军行》中的“琵琶起舞换新声”。这挥之不去的声响,从日出到日落,从人到兽,从悲到喜,在词句间飘荡,将读者拉近到离诗中的情境触手可及的地方,在情景之间又勾勒了一条感动的声线。
王昌龄的边塞诗即便是在最简单的景物描写中也能渗透他浓密的情感激荡。《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王昌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此我们不谈“黄沙……不还。”一句所体现出的英雄气概,单讲前两句的景物描写。长云与雪山,孤城与玉门关;这又是两对在边塞诗歌中很常见的物象,然而一个“暗”,一个“望”,先是以辽阔的视野,高举的情思将边塞宽阔广博而又苍凉的景致完全勾勒了出来,让人不觉一阵气闷,这样的气势与感染力尽在一个全不见形迹的“暗”字上。而后的“望”则是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苍凉孤寂,空旷的大漠之上,与玉门关相距千里的孤城默默的,良久的,甚至可能是千载不变的回望著玉门关,更是回望著关内,回望著征人们的家乡。
另外不能不提的是王昌龄的《代扶风主人答》,这在他众多诗作中是少见的叙事体,在用词上古朴浑厚,尤其是“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一句,让人不禁心中一寒。全诗以肃杀之气起,落于对整个边塞情势的感慨;由一个战士垂老还家的痛苦,情节颇似鲍照的《代东武吟》,在形式上又领杜甫三吏三别之风。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123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禽兽悲不去,路傍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认为物境“得形似”,情境“深得其情”,意境“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物境偏重“形似”之美,情境追求“情”美,意境追求“真”美。无论《诗格》是否真的为王昌龄所作,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都确实的将这三境之美发挥到了极至,并在细微之处融于一炉,创作出了令人“爱不释口”的锦玉之作。
王昌龄的边塞诗格带给我们的是亘古的幽思,千年的豪迈;尤其是其中的七绝,更是将词句的锻炼之美带入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读他的边塞诗清丽、平实、通脱、高远,意味深长;使人不觉也生出对边塞遥远的想念。想来,一代诗人能将自己的思绪以这样的方式传之后人,该是他们所最能聊以自慰的了。

从军行
作者: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按】第二篇首句烘托气氛,次句暗用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表达玉门关遥望而不可及,第三句足见征戍已久,第四句抒发虽有望乡之心,历经转战之苦,仍以克敌为志,语调豪迈,为边塞诗绝唱。
【青海】青海湖
【雪山】甘肃祁连山,终年积雪,故有此称。
【穿】磨穿
【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屡杀汉通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计杀楼兰王,“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此泛指侵犯西北之敌。
【辕门】军营门。古行军扎营,用车环卫,出入处是把两车的车辕相向竖起,对立如门。

123

本文来源:https://shici.jxxyjl.com/aiguoshi/1544.html

  • 现代爱国诗|现代爱国诗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

    发布于:2020-09-26

    详细阅读
  • 文天祥的爱国诗句有哪些_文天祥的爱国诗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

    发布于:2020-09-26

    详细阅读
  • 【古代爱国诗词大全100首】古代爱国诗

    我国的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大量的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优秀诗篇:有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抒发爱国情操,表现民族气节的诗篇,如《正气歌》、《金陵驿》等;有歌颂边防将士誓死杀敌保疆精神,表达诗人为国建功立业壮志的诗篇,如《从军行》、《塞下曲》、《南园》等;有渴望结束战乱,欢呼祖国和平统一的诗篇,如《闻官军收...

    发布于:2020-09-26

    详细阅读
  • [岳飞的爱国诗]岳飞的爱国诗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发布于:2020-09-26

    详细阅读
  • 爱国诗集锦手抄报_爱国诗集锦

    爱国诗歌——《南安军》《南安军》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南安军》的原文及作者简介。《南安军》原文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爱国诗歌——《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赏析...

    发布于:2020-09-25

    详细阅读
  • 杜甫的著名爱国诗句_著名爱国诗句集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商女不知亡国恨,...

    发布于:2020-09-25

    详细阅读
  • 【红色爱国诗】爱国诗汇总

    爱国诗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原文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爱国诗歌——《南湖早春》《南湖早春》原文风回云断...

    发布于:2020-09-25

    详细阅读
  • 【爱国诗大全100首】爱国诗大全

    爱国诗歌——《州桥》《州桥》原文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州桥》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爱国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

    发布于:2020-09-25

    详细阅读
  • 爱国诗歌朗诵小学生|爱国诗歌——《蓟中作》

    《蓟中作》原文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蓟中作》鉴赏  诗一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

    发布于:2020-04-27

    详细阅读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诗歌大意]爱国诗歌——《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偶题是诗》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 偶题是诗》原文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 偶题是诗》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

    发布于:2020-04-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诗词鉴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