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玉壶吟_李白——《玉壶吟》

李白诗词鉴赏 2023-04-22 网络整理 可可

【shici.jxxyjl.com--李白诗词鉴赏】

【年代】:唐
【作者】:李白——《玉壶吟》
【内容】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赏析】:
  清代刘熙载论李白的诗说:“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艺概》卷二)所谓“不离本位”,就是指有一定的法度可寻,而不是任其横流,漫无边际。《玉壶吟》就是这样一首既有奔放的气势,又讲究法度的好诗。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三载(744)供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山的前夕。全诗充满着郁勃不平之气。按气韵脉络而论,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共四句,主要写愤激的外在表现。开头两句居高临下,入手擒题,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他壮怀激烈,孤愤难平,象东晋王敦那样,敲击玉壶,诵吟曹操的名篇《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壮心”、“暮年”三个词都从曹诗中来,说明李白渴望建功立业,这一点正与曹操相同。但他想到,曹操一生毕竟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自己却至今未展素志,不觉悲从中来,愤气郁结。三杯浊酒,已压不住心中的悲慨,于是拔剑而起,先是对着秋月,挥剑而舞,忽又高声吟咏,最后眼泪夺眶而出,涕泗涟涟。“忽然”两字把诗人心头不可自已的愤激之情写得十分传神。四句一气倾泻,至此已是盛极难继。兵家有所谓“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这四句正面书愤,可说是“以正合”,下面别开一途,以流转之势写往事回忆,可说是“以奇胜”。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两句,如异峰突起,境界顿变。诗人一扫悲愤抑郁之气,而极写当初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隆遇。李白应诏入京,原以为可施展抱负,因此他倾心酬主,急于披肝沥胆,输写忠才。“揄扬”两句具体描写了他在朝廷上的作为。前一句说的是“尊主”,是赞颂皇帝,后一句说的是“卑臣”,是嘲弄权贵。“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形象地写出了他受皇帝宠信的不同寻常。“飞龙马”是皇宫内六厩之一飞龙厩中的宝马。唐制:学士初入,例借飞龙马。但“数换飞龙马”,又赐珊瑚“白玉鞭”,则是超出常例的。以上六句字字从得意处着笔。“凤凰”两句写平步青云,“揄扬”两句写宏图初展,“朝天”两句写备受宠渥。得意之态,渲染得淋漓尽致。诗人骋足笔力,极写昔日的腾踔飞扬,正是为了衬托时下的冷落可悲,故以下便作跌势。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东方朔被汉武帝视作滑稽弄臣,内心很苦闷,曾作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后人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晋王康琚《反招隐诗》)之语。李白引东方朔以自喻,又以谪仙自命,实是出于无奈。从无限得意,到大隐金门,这骤然突变,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世人不识”两句,郁郁之气,寄于言外,与开头四句的悲愤情状遥相接应。以上八句为第二段,通过正反相照,诗人暗示了在京横遭毁诬、备受打击的不幸。忠愤节气,负而未伸,这也许就是诗人所以要击壶舞剑、高咏涕涟的原因吧!
 
  第三段四句写诗人自己坚贞傲岸的品格。“西施”两句是说自己执道若一,进退裕如,或笑或颦而处之皆宜,这种态度别人效之不得。辞气之间,隐隐流露出傲岸自信的个性特征。当然,诗人也很清楚他为什么不能施展宏图,因而对朝廷中那些妒贤害能之辈道:“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这两句化用《离骚》旨趣,托言美人见妒,暗寓士有怀瑾握瑜而不见容于朝的意思,蕴藉含蓄,寄慨遥深。
 
  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说:“气本尚壮,亦忌锐逸。”(《谈艺录》)书愤之作如果一味逞雄使气,象灌夫骂座一般,便会流于粗野褊急一路。李白这首诗豪气纵横而不失之粗野,悲愤难平而不流于褊急。开头四句入手紧,起势高,抒写胸中愤激之状而不作悲酸语,故壮浪恣纵,如高山瀑流,奔泻而出,至第四句顿笔收住,如截奔马,文气陡然腾跃而起。第五句以“初”字回旋兜转,笔饱墨酣,以昂扬的格调极写得意,方以为有风云际会、鱼水顾合之美,笔势又急转直下,用“大隐金门”等语暗写遭谗之意。最后以蛾眉见妒作结,点明进谗之人,方恃宠贵盛,自己虽拂剑击壶,慷慨悲歌,终莫奈之何。诗笔擒纵结合,亦放亦收,波澜起伏,变化入神,文气浑灏流转,首尾呼应。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做到“气如良驷,驰而不轶”。(《谈艺灵》)李白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吴汝煜)


本文来源:https://shici.jxxyjl.com/libaishicijianshang/9910.html

  •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和译文]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

    发布于:2023-04-22

    详细阅读
  • 【唐代李白诗《听蜀僧浚弹琴》中的一句】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

    发布于:2023-04-22

    详细阅读
  • 【李白蜀道难原文】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

    发布于:2023-04-22

    详细阅读
  • 李白诗玉壶吟_李白——《玉壶吟》

    【年代】:唐【作者】:李白——《玉壶吟》【内容】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发布于:2023-04-22

    详细阅读
  • 李白静夜思原文|李白——《静夜思》

    【年代】:唐【作者】:李白——《静夜思》【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

    发布于:2023-04-22

    详细阅读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

    发布于:2023-04-21

    详细阅读
  • 【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 名为饯别诗,而离情别绪却并非重点,只因诗人怀才...

    发布于:2023-04-21

    详细阅读
  • [李白长干行全诗]李白——《长干行》

    【年代】:唐【作者】:李白——《长干行》【内容】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

    发布于:2023-04-21

    详细阅读
  • 横江词六首其一李白_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五)

    【年代】:唐【作者】: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五)【内容】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赏析】:  我国的旧诗中,虽则也间有相互问答之词,如诗经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经。齐风。鸡鸣》)以及《孔雀东南飞》中兰芝与使君的对白,但数量少得很...

    发布于:2023-04-21

    详细阅读
  • 李白峨眉山月歌原文|李白——《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作者】:李白——《峨眉山月歌》【内容】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

    发布于:2023-04-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诗词鉴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