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蝉的古诗】咏物诗——《蝉》

咏物诗 2023-10-13 网络整理 可可

【shici.jxxyjl.com--咏物诗】

  《蝉》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蝉》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蝉》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注释

  1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2 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3 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4 藉(jiè):凭借

  《蝉》译文

  蝉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因为它站的高声音传的远,

  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蝉》赏析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蝉》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年7月11日),唐代诗人,书法家,文学家,有《虞世南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

本文来源:https://shici.jxxyjl.com/yongwushi/11463.html

  • 【咏物诗有哪些?】咏物诗——《鸾凤》

    《鸾凤》原文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  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  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鸾凤》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

    发布于:2023-10-18

    详细阅读
  • 关于菊花的咏物诗_咏物诗——《菊花》

    《菊花》原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作者简介  李商隐,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奚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

    发布于:2023-10-18

    详细阅读
  • 咏物诗有哪些?_咏物诗——《落梅》

    《落梅》原文  雪虐风饕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落梅》赏析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向为诗人所喜爱。陆游在诗中没有写梅花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而是以刚硬之笔,写出了梅花坚毅的性格。  大雪纷飞,狂风怒号,苍茫大地上只有梅花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傲雪独放...

    发布于:2023-10-18

    详细阅读
  • [咏物诗有哪些?]咏物诗——《柳絮》

    《柳絮》原文  晴栏看尽柳花飞,  一段风情不自持。  若使化为萍逐水,  不如且作絮沾泥。  《柳絮》作者简介  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宋朝文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梅坡”应该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和原字都散佚了...

    发布于:2023-10-18

    详细阅读
  • 咏物诗有哪些?|咏物诗——《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原文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

    发布于:2023-10-18

    详细阅读
  • 卜算子是咏物诗吗|咏物诗——《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鉴赏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发布于:2023-10-18

    详细阅读
  • [咏物诗有哪些?]咏物诗——《忆梅》

    《忆梅》原文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忆梅》鉴赏  首先是一句“定定住天涯”,可看得出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而是因为滞留异乡而苦。梓州(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rdqu...

    发布于:2023-10-18

    详细阅读
  • 咏物诗咏物词区别|咏物诗——《咏杜鹃花》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  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  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  简析  作者:佚名  杜鹃既是一种鸟,亦是一种花。其鸟又名子规、子隽、催归。其花又名映山红,春季开放,多为红色。择公此既写杜鹃花,亦写杜鹃鸟,是一曲春天...

    发布于:2023-10-17

    详细阅读
  • [桃花溪是咏物诗吗]咏物诗——《桃花溪》

    《桃花溪》原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作者简介  张旭 唐代书法家、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他是盛唐著名的大书法家,精通草书,狂草最为著称。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

    发布于:2023-10-17

    详细阅读
  • 自创咏物诗关于雪的_咏物诗——《雪》

    《雪》原文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远岸末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  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雪》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

    发布于:2023-10-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诗词鉴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