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大全_中秋节的诗句——《霜月》
【shici.jxxyjl.com--中秋节诗句】
《霜月》原文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注释
⑴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⑵“初闻”两句: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
⑶“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后庭。”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药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药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霜月》的诗意/《霜月》的意思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霜月》赏析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霜月》的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相关范文
- 《关山月》中能够统领全篇的诗句是|中秋节的诗句——《关山月》
- 【中秋夜的诗句和中秋节】中秋节的诗句——《中秋夜坐》
- 【蝶恋花】中秋节的诗句——《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 【中秋节古诗八月十五夜】中秋节的诗句——《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句|中秋节的诗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中秋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中秋节的诗句——《中秋风雨》
- 中秋节的团圆古诗中秋对月|中秋节的诗句——《中秋对月(黄庚)》
- 中秋关于中秋节的诗句_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登楼望月》
- 【中秋节的美句或诗句】中秋节的诗句——《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大全]中秋节的诗句——《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中秋节赠朋友的诗句]中秋节的诗句——《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详细阅读
《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原文 萧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 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 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 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 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
-
中秋节的团圆古诗中秋对月|中秋节的诗句——《中秋对月(曹松)》详细阅读
《中秋对月》原文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中秋对月》作者简介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
-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大全]中秋节的诗句——《步蟾宫·中秋》详细阅读
《步蟾宫·中秋》原文 去年云掩冰轮皎。喜今岁、微阴俱扫。乾坤一片玉琉璃,怎算得、清光多少。 无歌无酒痴顽老。对愁影、翻嫌分晓。天公元不负中秋,我自把、中秋误了。 《步蟾宫·中秋》作者简介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
-
中秋节的团圆古诗中秋对月_中秋节的诗句——《中秋对月》详细阅读
满庭芳·中秋次刘梦弼韵 荷背翻黄,蕉心滴翠,雨洗庭院无尘。断云缺处,矫首望冰轮。迤逦天垂四幕,星杓淡、河汉横银。笙歌散,风帘自上,寒水满楼明。 刘郎方得计,钗摇绣户,枕并华裀。笑狂客无眠,坐听钟鲸。明月中秋一梦,临鸳甃、三绕殷勤。清光里,持杯对影,风月两兼并。 秋分一夜停,阴...
-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大全_中秋节的诗句——《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详细阅读
《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原文 记得南楼三五夜,曾听凤管昭华。尊前此际重兴嗟。素娥端有恨,烟霭等闲遮。 珍重主人留客意,厌厌缓引流霞。夜闲银汉淡天涯。亭亭丹桂现,耿耿玉绳斜。 《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作者简介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
-
【关于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诗句、佳句】中秋节的诗句——《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偶题是诗》详细阅读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 偶题是诗》原文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 偶题是诗》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
-
[杜甫《月夜忆舍弟》的诗句是什么]中秋节的诗句——《月夜忆舍弟》详细阅读
《月夜忆舍弟》原文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译文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 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
关于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诗句、佳句|中秋节的诗句——《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详细阅读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原文 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 远思两乡...
-
[关于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诗句、佳句]中秋节的诗句——《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详细阅读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原文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脩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注释 寰瀛:天下,这里的意思是老...
-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大全】中秋节的诗句——《满江红·中秋上刘恭甫舍人》详细阅读
《满江红·中秋上刘恭甫舍人》原文 天阔江南,秋未老、空江澄碧。江外月、飞来千丈,水天同色。万屋覆银清不寐,一城踏雪寒无迹。况楚风、连陌竞张灯,如元夕。 山獠静,棠阴寂。秋稼盛,香醪直。听子城吹角,青楼横笛。君不见、苏仙翻醉墨,一篇水调锵金石。念良辰美景赏心时,诚难得。 《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