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赏析_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诗词鉴赏 2023-06-19 网络整理 可可

【shici.jxxyjl.com--韦应物诗词鉴赏】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内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曹,一作李胄,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
 
  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诗?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薑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周锡炎)


本文来源:https://shici.jxxyjl.com/weiyingwushicijianshang/10430.html

  • [韦应物幽居赏析]韦应物——《幽居》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幽居》【内容】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赏析】: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

    发布于:2023-06-21

    详细阅读
  •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翻译]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内容】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赏析】: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陵的朋友,...

    发布于:2023-06-21

    详细阅读
  • [《秋夜寄丘员外》 唐:韦应物]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诗文解释】  怀念你在这秋天的夜晚,在清凉的夜里散步吟咏。空山中不时落下松子,幽居的人应该还没有入睡。 【词语解释】 君:指丘丹。丹曾官仓部、祠部员外郎。 属:适,正值。 幽人:隐士。此时丘丹隐临平山学道。【...

    发布于:2023-06-21

    详细阅读
  • [寒食寄京师诸弟唐韦应物]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内容】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赏析】: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中情深的诗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

    发布于:2023-06-21

    详细阅读
  • 《秋夜寄丘员外》 唐:韦应物_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作者】: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

    发布于:2023-06-21

    详细阅读
  •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拼音_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作者】: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

    发布于:2023-06-20

    详细阅读
  •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韦应物——《滁州西涧》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滁州西涧》【内容】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

    发布于:2023-06-20

    详细阅读
  • 【韦应物的送杨氏女】韦应物--《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作者】:...

    发布于:2023-06-20

    详细阅读
  •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唐韦应物|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内容】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赏析】:   打开《韦苏州集》,到处听得钟声。诗人这样爱钟声,显然是着意于获得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大概,钟声震响诗行,能...

    发布于:2023-06-20

    详细阅读
  • 【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内容】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赏析】:   这首诗乍看无甚惊人之句,好象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

    发布于:2023-06-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诗词鉴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